awg線徑電流對照表,線壓降(V)速查
線壓降(V)速查
輸入線材建議
輸出線材建議
國標 (CWG) |
美標 (AWG) |
外徑 (公制mm) |
外徑 (英制inch) |
截面積 (mm2) |
1A線壓降電阻值 (mV/m) |
正常電流 (A) |
最大電流 (A)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{{item.cwg}} | {{item.awg}} | {{item.od_mm}} | {{item.od_in}} | {{item.mm2}} | {{item.mvm}} | {{item.a}} | {{item.a_max}} |
一、電纜電壓降產生的原因
英語中“Voltagedrop”是電壓降,“drop”是“往下拉”的意思。電力線路的電壓降是因為導體存在電阻。正因為此,不管導體采用哪種材料(銅/鋁)都會造成線路一定的電壓損耗,而這種損耗(壓降)不大于本身電壓的5%時一般是不會對線路的電力驅動產生后果的。例如380V的線路,如果電壓降為19V,也即電路電壓不低于361V,就不會有很大的問題。當然我們是希望這種壓力降越小越好。因為壓力間本身是一種電力損耗,雖然是不可避免,但我們總希望壓力降是處于一個可接受的范圍內。
二、線路電壓降的計算公式
一般來說,計算線路的壓降并不復雜,可按以下步驟:
1.計算線路電流I I= P/1.732×U×cosθ (三向交流) I= P/U(直流)
其中:P-功率(千瓦);U-電壓(kV);cosθ-功率因素(0.8~0.85)
2.計算線路電阻R R=ρ×L/S
其中:ρ-導體電阻率(銅芯電纜ρ=0.01740,鋁導體ρ=0.0283);L-線路長度(米);S-電纜的標稱截面
表:不同溫度下的銅導體電阻率
℃ | 銅導體電阻率 Ωmm²/m |
---|---|
0 | 0.0165 |
10 | 0.0172 |
20 | 0.0178 |
35 | 0.0185 |
40 | 0.0192 |
50 | 0.02 |
60 | 0.0206 |
3.計算線路壓降(最簡單實用):
ΔU=I×R
線路壓降計算公式:△U=2*I*R,I-線路電流;L-線路長度
先選取導線再計算壓降,選擇導線的原則:
近距離按發熱條件限制導線截面(安全載流量);
遠距離在安全載流量的基礎上,按電壓損失條件選擇導線截面,要保證負荷點的工作電壓在合格范圍;
大負荷按經濟電流密度選擇。為保證導線長時間連續運行,所允許的電流密度稱安全載流量。一般規定是:銅線選5~8A/mm²;鋁線選3~5A/mm²。安全載流量還要根據導線的芯線使用環境的極限溫度、冷卻條件、敷設條件等綜合因素決定。一般情況下,距離短、截面積小、散熱好、氣溫低等,導線的導電能力強些,安全載流選上限;距離長、截面積大、散熱不好、氣溫高、自然環境差等,導線的導電能力弱些,安全載流選下限;如導電能力,裸導線強于絕緣線,架空線強于電纜,埋于地下的電纜強于敷設在地面的電纜等等。
三、實例計算
三相交流線路電壓降計算方法:電流*每根導線阻抗*1.732
導線的阻抗分為容抗、感抗和電阻。一般低壓導線截面積線路只計算電阻,用導體電阻率*導線截面積*導線長度。在這里,銅是0.0175*截面積*230,鋁是 0.029*截面積*230。
一般情況下連續長時間運行的設備電纜規格選大一級。確保電壓波動的情況下,設備穩定運行。
表:各段電纜長度
項目 | 長度 |
---|---|
組串-逆變器 | 50m |
逆變器至并網柜 | 100m |
直流電纜的電壓降為:
由上圖可知組件額定輸出電流為10.76A,組串至逆變器直流電纜長度為50m,橫截面積4mm²,項目地最高溫度為35℃,考慮到導體運行時有溫升,取值為40℃,即銅電纜的導體電阻率為0.0192Ωmm²/m。
ΔU直流=IR=I*ρ*2*L/S=10.76*0.0192*2*50/4≈5.16V
該段直流電纜的電壓降低百分比為:
ΔU直流%=ΔU/Ump=5.16/(34.4*20)=0.75%